2)第九百四十三章 这是开端3_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啪的一拍大腿:“此情此景,好有一比!”

  “比从何来?”

  “大风起兮云飞扬啊!”

  “哈哈哈!”

  …………

  “我们已经把沈华北抹掉,把沈渊变成主角,他主张的就是地球大炮!

  整个故事的大冲突,是人类究竟要向内,修建一条地心隧道,继续糟践南极大陆?还是向外,往太空发展?

  立意就变成了:人类绝不能困囿于地球,一定要仰望星空!”

  “时间线开始于地心隧道通车之前。

  当时环境恶化,臭氧层破坏,强紫外线摧残着地面,天空全是灰尘聚集成的云。人们都裹得严严实实,戴着一种透明的呼吸膜,还有一种类似草帽的防护帽。

  这些已经有设计图,我不重复了。

  而书中有一段描写,说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行驶在一座巨大复杂的环状立交桥上。

  车的时速都超过百公里,但车间距只有两米。也就是说,在智能驾驶下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

  而这辆车冲向一个岔路口,眼看要撞入另一条车流时,车流中正好出现一个空档在迎接它。

  人工智能把公路的利用率发挥到极致……”

  负责设定的作家贴上一张概念图,正是刚才所述的场景:

  一座环状立交桥,每辆车在高速状态下,始终保持着均等距离。于是,立交桥形成了一个汽车疯狂大转盘。

  砰砰!

  作家又敲黑板,写上“智能,科技产品”几个词。

  “我们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它的政治,SORRY没有政治,经济、文化、民众生活都要有所体现,哪怕只体现一点点。”

  “今天我们讨论的就是,当时可能会出现哪些科技产品?”

  “故事发生在近未来,不需要太过夸张。大家畅所欲言,也许谁的一句话就会激发灵感。”

  咦?

  这道题我会!

  许老师眼睛一亮,小爱你好!SIRI你好!实体仿真娃娃你好!

  但他没有吭声,因为不稀奇。

  纵观以前的科幻电影,在这些科技产品上一向不缺乏想象力。

  果然,有说智能腕表的,有说智能眼镜的,有说虚拟现实技术的……宛如1958年那部《十三陵水库畅想曲》里,想象的ipad、笔记本电脑、视频通话……

  “许总有什么建议?”

  七嘴八舌议论完,目光转向许老师。

  许非笑道:“我没什么具体意见,就是突然想到两件事。一个是你们设计的这些产品,除了完善世界观,还要起到作用。

  比如某一样东西,在高潮时刻、在危险时刻,起到了逆转结果、保护主角的作用。

  跟剧情结合起来,更有代入感,不然就成展销会了。”

  “第二个,时代感。

  故事在近未来,但观众在当代。可以设置一些小桥段,让观众会心一笑。”

  “比如呢?”作家问。

  “比如现在的流行歌曲,在电影里就成老歌了。比如电影里的孩子,不认识蜡烛,不认识手电筒。

  这种时间跨度的反差,会更有趣味。”

  “……”

  几个搞设定的想了想,齐齐点头,表示理解。

  …………

  张国师等人在象山待了十天左右,告辞离开。

  离开时,皆惆怅。

  他们也想拍这样的电影,但他们知道,自己还搞不了这样的电影。

  《地球大炮》可以说是许非凭借自己的财力、积累、人脉硬砸出来的,生生趟出一个电影工业的火种。

  几人走后,许非更静下心。

  完美履行了一个监制、制片的职责,跟徐克和那些伙计一起,沉浸其中,加紧筹备。

  亦有源源不断的废稿、成图,以及从别处、从当地打造的道具送过来。

  《地球大炮》越传越邪乎,然后突然某一天,省里来通知:

  领导要来视察!

  呀嗬!

  许非只好准备接待。

  接待过程404,404,404……

  折腾完这件事,不知不觉他已经待到了5月,终于回了趟京城。

  (冇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