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五章 第一个三年计划_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别方合作,投入150万,春节前后拍摄结束。

  除去各项开支,公司年度净利润约1千万。”

  哇!

  演员们没有企业概念,只觉1千万超级多。

  许非摇摇头,这年头搞影视真不赚钱,道:“好了,我说说今天开会的主题,就是要实现从影视作坊到影视产业化的转变。

  不仅是今天的主题,也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目标。

  我先讲讲概念,我们可以将影视生产分作三种模式:作坊、工厂、产业化公司。

  什么叫作坊呢?小投入,人员少,没有标准化的生产流程,甚至有很大的随意性。国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单位,都是这种作坊化。

  工厂,具有一定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规模更大,产能更高,有自己的主打产品。

  产业化公司,在工厂的基础上,提高软性特征。比如品牌、文化、技术、人员培训和储备等等。

  我只说目前的状态,我们要从作坊转变为工厂,先定个期限,我希望是三年之内。”

  许非待众人消化一下,继续道:“下面介绍几位新同事……”

  话音方落,三位没名字的龙套起身,年纪都不小。

  “这三位都是电视台的资深前辈,制片经验丰富,我三(给)顾(的)茅(钱)庐(多)才请来的。

  还有这位,老赵,也算正式加入公司了。”

  赵宝钢起身致意。

  “首先,我准备成立电视剧制作部,由老赵负责,我的时间会更多放在电影上。

  生产方面,我今天定下核心标准:剧本。公司会成立剧本审核小组,我名义上牵头,其余由老赵、邓洁和三位老师担任。

  同时发布公告,征集优秀剧本,或者你们自己去找。

  一个本子拿来,必须经过审核小组,你们有三个人同意就可以通过。

  分歧较大、拿捏不准的,定期上报给我,免有漏网之鱼。

  通过后,你们五个人研究,谁要跟。定下负责人,电视剧立项,找导演、演员,做预算,报给财务。

  一百五十万以上的,报给我审核。

  拍摄、交易、宣传,我一概不管。播出后,我会让杂志做观众调查,收益与满意度综合评分。

  达到优秀的,除了奖金之外,下部剧的资金额度会相应提高。

  失败的,下部剧的额度会降低。两部作品为限,如果全部失败,请你走人。”

  “……”

  众人神色各异,明明跟自己无关,也觉得压力倍增。邓洁低头不语,许非之前找她谈过话,但自己不理解,怎么就让我进小组了?

  赵宝钢等人瞅了瞅她,觉得公司想培养人才。

  “此外,成立影视后勤部,分服装、造型、道具包括布景、武行四个组。以后还会有特效组。

  公司会招一批服装设计、化妆、美术、道具制作、武术相关的人员,由李、杨、毛、寇和北影厂的杨占家老师负责。

  杨老师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