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六章 准备审查_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顿在台阶上,反复看了三遍,才重新装好。

  进到大楼,没去文艺部,直奔会议室。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片刻后刘迪也匆匆赶来,没废话:

  “十月一日进行一审,共三天,台里领导、市宣传口、文化口的同志都要过来。我们已经跟公安部沟通过,极有希望请一把手亲临晚会现场。

  所以级别很高,同志们一定重视再重视,今天先开个会,让大家心里都有点数。”

  哟!

  众人既紧张又兴奋,如果一把手能来,档次瞬间就上去了。

  高级别领导参加晚会,在八九十年代并不少见,最巅峰就是90年春晚,了解一下。

  “好了,下面简单说说准备的节目,老孟从你开始。”

  “我联系了市舞蹈学院,编排了一段芭蕾舞,目前已经完成。”

  “芭蕾舞……”

  刘迪担心,“演员穿小短裙,露两条白袜子那种?尺度有点大吧。”

  “芭蕾本来就这么跳啊,不然怎么弄,难不成来个《红色娘子军》?”

  “呃,先拉来试试吧。下一个!”

  “我联系了苏文茂先生,准备讲《批三国》。”

  “《批三国》不好吧,现在都是新相声,传统的没人说了。”

  “对,还不如《扔靴子》呢。”

  “要不《红楼百科》?”

  “那不等于帮别人做宣传么,不好不好。”

  气氛忽然热烈起来。

  因为现在流行新相声,与社会贴合,讲究针砭时事。或者说,这时期的文艺作品都被赋予了这一功能。

  传统派不太吃香。

  大家讨论半天,还是决定把这个节目删掉。自上次会议改变思路之后,热情都很高涨,不是庸人,差的是方向。

  “小许,你的呢?”刘迪又问。

  “我暂时有九个节目。”

  噗!

  全场喷了。

  按四小时算,一台晚会起码要三十个节目,你一人就九个?

  “四首歌,两段舞蹈,对了,审查的时候真唱还是放录音?”

  “先真唱,看看节目效果,通过了再录音。”

  “哦,然后还有一段评书,两个小品。评书我请的单田芳先生,不一定有时间参加,尚未确定。小品呢,一个给《便衣警察》主演,不过他们刚拍完戏,还没来得及排练。

  另一个找了赵丽容老师,还缺个搭档,赵老师也刚拍完戏,没时间排练。”

  原版《英雄母亲的一天》,由赵老师跟侯老师出演。

  但侯老师被央视春晚叫去说相声,没时间轧戏。许非正愁呢,本想找侯老师他哥,后来觉得恶心,挺大岁数收了个女徒弟,还给人家买一假包。

  略略略。

  “……”

  众人目光古怪,信息量太多了。

  听到单田芳是惊讶,再听就有点幸灾乐祸,你小子也不是万能的啊!

  刘迪思量半响,道:“只要能把单先生请来,多晚都可以等,直接参加录制都没问题。《便衣警察》你催一催,抓紧排练,二审必须得上。赵丽容那个,你本子带来了么?”

  “带来了。”

  许非把两个剧本都递过去。

  “我先看看,一会再商量。”

  如此这般开了半天,大家散会。

  许非去艺术中心转了转,就李沐和郑小龙在。

  《便衣警察》刚刚杀青,临近国庆假期,冯裤子那帮货索性不回来了,直接给自己放假。正副主任很理解,十二集,拍了近五个月,真是一点点磨出来的。

  多休息几天也成。

  他在郑小龙屋里坐了一会,又跑到刘迪办公室。

  “来的正好,我刚看完。”

  刘迪招招手,满脸兴奋,“这俩小品写的好啊,既有真实事例,又有艺术加工。尤其英雄母亲这个,赵丽容很好,搭档么,我帮你琢磨琢磨……哎?”

  他拍了下桌子,“战友文工团有个相声演员,叫牛群,我觉得挺合适的。”

  “……”

  许非抽了抽嘴角,刚才刘迪一哎,还以为要说出那句经典的“你为什么不自己演呢?”

  一般看到这种桥段,他基本就是点叉。

  演毛啊?

  理解角色,剖析自身,这是基础。那记者必须年龄大一些,自己上去就跟孙子和奶奶似的,根本不协调。

  不过牛哥还真行,贱嗖嗖的,正派也能正派,嗓门贼大。

  “既然主任推荐,那就试试吧。”

  他还得装作不认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