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章 儒与法_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了,将会是李家沟开天辟地第一人!”

  阿音翻了个漂亮的白眼球:“李家沟的乡亲们淳朴可爱,就是一点不好,太乡愿,连你都是这样。自己村子里的狗屎都是香的,遇到事情不论对错先论亲疏,看似谦恭有礼,其实法制意识淡漠,你看看药师叔跟猎户叔那瓶酒,就这样你还惯着!”

  李君阁说道:“姐姐你要讲道理,我们不能只看这几十年,再把历史线拉长一些,你就能理解这样的民风是怎样形成的了。”

  “李家沟是什么地方?上千年来就是几省交界的三不管地带,匪患深重军阀肆掠,历朝历代的法律,从来就不能保护这里的乡亲。那乡亲们该如何自保?只能靠自己宗族的凝聚力,抱成团和他们对抗。”

  “‘要得公道,打个颠倒’,既然法律从未为他们提供过保护,那他们凭什么要守那些法律?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要我遵守你,你先得保护我,你说是不?”

  “然后再转回来看,既然法守不住了,那行事标准该如何判定呢?于是祖宗们从儒家的礼制中找到了依凭,靠礼制规范大家的行为,这样不但增加了家族的凝聚力,也增强了自己对外的抵抗力,正是这套东西,保护了我李家沟上千年。”

  “跟四爷爷读了这么些年的书,我认为不管是儒还是法,都是用来约束一个人的行为的,通过这两样,我们都能判断一个人。”

  “法判断的是人的对错,儒判断的是人的好坏。”

  “礼和法,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只要你遵纪守法,那你大概率是一个好人。但是两者总会在一些时候出现冲突和矛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父母贪污,儿女是否应该检举揭发;子报父仇,孝子是否应该受到严惩。在这一点上,儒家跟法家的判定是完全相反的。就拿你爷爷来说吧,要是当年公社真上山来抓他,他逃入碧峰山里了,换你在,是去给他送饭呢?还是给公安带路呢?”

  果然,一番话让阿音眉头纠结起来。

  李君阁让阿音思索消化了一会,继续说道:“所以啊,李家沟千年以降,在法律无效的情况下,从儒家礼教中找出一套自己的判断标准,形成这样的民风,一点都不奇怪。加上地理环境过于封闭,这样的传统得以保留到了今天。其中有精华,有糟粕,既不能一口断定它好,也不能一口就断定它坏。”

  “但是跟现在外部大环境的价值观存在差异,这一点是肯定的。”

  “那要怎么改变这个现状呢?直接怼过去只会是制造紧张氛围,让他们更封闭更抵触,所以还是得用春风化雨的形式慢慢来。”

  “比如我们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