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三章 倾销_我的师长冯天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德是同盟,为了中国军械事情,驻德国的日本大使亲自找上了元首。

  他们不可能违背元首的承诺。

  不仅不卖枪支弹药,要催促川军交付答应的条件和上批货物的货款。

  英国法国的商人,刚开始跟苍蝇一起用来,漫天要价。

  知道川军的订货价格和数量以后,又一窝蜂散了。

  甚至顾忌日军的舰队,毕竟商船要在远东混饭吃,民国没有海军,他们不怕,但是英国和法国就不同了,他们在远东没有强大的舰队,却有着不能失去的殖民地和市场。

  一个师,一个团的装备,对他们来说,更值得重视。

  大订单对他们这些商人来说,没有意义,且不说,战争一响,民国的军火炒到了天价,小批次的军火,涨了十倍都不止。

  战前十万大洋价值的军火,现在可以卖到一百万,甚至三百万大洋。

  他们这种大宗交易,米国,英国,法国有很多大型商行都不愿意接,风险大,利润低,中日正在交战,军火是天价,真正要能运到广州,别说卖给川军,就是分散了卖出去,也比整个大订单利润高。

  冯天魁硬着头皮去找苏联大使鲍格莫洛夫。

  这混蛋两天才回话。

  苏联愿意和川军交易,可是希望川军换装苏式的装备。

  也就是水连珠,他们不愿意专门定制口径子弹,的口径子弹,如果现款预定,现款交易,可以按照77事变战前价格交易,为了补贴川军换装的钱,他们的水连珠步枪,可以考虑以国府价格一半的价格,援助川军。

  这样的答复,气的冯天魁骂娘。

  一个电报发给了正在火车上的周小山。

  周小山让冯天魁跟陈敬方联系。

  能不能想办法,委托高凤翔的哥哥,在大米粒坚定制一批口径弹,然后秘密运输回来。

  不要接受华人募捐,不要华人面孔订货,尤其是运输一定要保密,哪怕是运到南洋附近中转一下,也要保密,限时三个月运到广州。

  做不到就不定了。

  至于冯天魁,周小山给他的建议,返回七战区,三千万大洋,代表着一千多万米元的外汇订单。

  又是现款,价格也不错,周小山认为苏联人是动心的。

  可是苏联人又期盼倾销淘汰老型号枪械。

  之所以两天后才回话,是他们内部有分歧,有人认为川军跟中央军一样,弹尽粮绝打不下去了,必须要依靠他们的制式武器。

  冯天魁没想到这么多弯弯绕,商业跟打仗一样不容易,看着跟在身边的郑冲和封萍,还耐心的给这两孩子解释其中原委。

  按照周小山的意思,再次拜访了苏联大使,诚恳的叙述了川军的难处。

  毕竟川军生产的步枪很多大部分都可以使用,而且捷克式,马克沁都是统一标准的,如果全面换装,四川没有那个能力,口径的钢管生产线已经在四川不停的生产,如果苏联不愿意定制口径弹,铜料四川也可以接受,但是必须要在四川交付。

  苏联大使当场拒绝了冯天魁的要求,相反提出,降低两成价格,连同弹药一起再次售卖全套制式苏联武器,如果川军钱不够,苏联可以无息进行援助性贷款,全面换装,只要川军用矿产,小火车等资产作为抵押。

  两人显然没有谈妥,火爆脾气的冯天魁也不好得罪这个唯一能给中国援助的大使。

  准备收拾行礼,带着封萍和郑冲离开武汉。

  谁知道康泽和贺国光联袂上门来了。

  “天魁啊,出川以后,连战连捷,打出了川军的威风,打出了中国军人的骨气,我是那个后悔啊,当初我们在四川,掐打什么打什么啊!”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