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五一章 做不到,那这几年岂不是在俄罗斯白干了_重生浪潮之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要原因则是在于,俄罗斯政府方面的阻挠,俄罗斯以安大线有可能对贝加尔湖产生污染为由,一直不予通过安大线的审批。

  甚至在后来,朱院长同意中石油和尤科斯公司的提议,将俄罗斯向连云港田湾核电站提供设备的14亿美元易货贸易资金,改成以现汇付给俄罗斯。

  田湾核电站采用俄罗斯技术和设备建设,当时苏维埃解体,俄罗斯经济困难,急于出口核电这样的重大装备,于是与中核电总公司谈成了一个易货贸易的买卖,即中方不付现汇买设备,俄方向中方提供14亿美元的设备贷款,中方以纺织品、轻工业品、家电等出口物资偿还,这对中方颇具吸引力。

  到九十年代后期,华夏外汇储备状况已经大为改观,不再在意支付这14亿美元现汇了。

  但华夏谈判团信心十足的赴俄之后,发现全然不是这么回事。

  俄罗斯方面对中方支付田湾核电站外汇,以换取俄方答应建设原油管道一事莫衷一是,推诿敷衍,谈判团根本没取得什么进展。

  另外,当时俄罗斯反对安大线的理由还有,俄罗斯应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安大线只是将管道建到华夏,向华夏出口石油,应该考虑面向东倭、南高丽等亚洲国家的管道方案。

  这时候,东倭就冒了出来,提出了安纳线,“安纳线”全程都在俄境内,而不是只通往中国的管道,也就意味着俄罗斯可以从太平洋岸边的纳霍德卡港将石油输往东亚其他国家。

  毕竟华夏有石油危机,东倭自然也有石油危机,而且远比华夏要强烈的多。

  最起码华夏还能自产相当比例的一部分石油,而作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华夏的第三大石油消费国,东倭是不产石油的,那点从页岩油提炼出来的石油,近乎等于零。

  为此东倭首相两次跟弗拉基米尔同志会晤,并允诺为俄西伯利亚油田开发和管道建设提供75亿美元贷款。

  东倭此举,不但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石油供应,还想通过与俄能源合作,提高东倭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影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说白了就是要搅黄“安大线”方案。

  由于东倭的介入,俄内部开始重新讨论和确定原油管道的线路走向。在按什么线路建设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问题上,中日之间展开了暗中角力。

  经过四年的努力,直到两国元首为原油管道问题举行正式会谈,弗拉基米尔同志这才亲自拍板,建设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即“泰纳线”方案,将原“安大线”走向向北推了400多公里,远离了贝加尔湖,解决了俄罗斯国内长期争论的贝加尔湖环保问题。

  “泰纳线”东起伊尔库茨克州泰舍特,从贝加尔湖北面400多公里处经过,然后沿着贝加尔—阿穆尔大铁路,从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