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并非甘心为贼_三国之汉室再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军若愿将此人收至麾下,倒也容易。”

  刘和闻言暗喜,忙问道:“何以见得?”

  贾逵言道:“徐晃所恨者,乃河东官吏及董卓耳!今将军首倡义兵讨伐董卓,荥阳数败西凉军,虎牢关前杀退吕布,董卓震怖迁都,将军为民除害,若愿招纳此人讨董,定会欣然而来。”

  刘和点头道:“徐公明素有大志,并非甘心为贼,不知何人可前往劝说?”

  贾逵抱拳道:“在下不才,愿前往贼营,冒险一试。”

  刘和稍作思索,言道:“多谢先生冒险一行,天黑之后你扮做贼人偷入其营,暗中劝说徐晃,我后半夜带兵袭营,不管事成与否,都将其一句歼灭。”

  毌丘兴疑惑道:“既然将军有意劫营,何不等后半夜出动,活捉徐晃,再劝降岂不更简单?”

  刘和摇头道:“若徐晃在敌营之中,若想偷袭,却不容易,有贾先生去劝说,成则一举两得,不成则可分散徐晃注意,我们才好得手,我如此做,也是保徐公明之颜面。”

  毌丘兴这才信服,明白刘和派人劝降,如果徐晃主动来降,是给他改邪归正的机会,也是一次试探,如果被俘之后再劝说,阶下之囚投降,便远不如弃暗投明的义气。

  马上挑选精兵三千供刘和调度,同时遣卫宁的随从回安邑报信,卫宁是自不量力阵前送死,与他和刘和没有关系。

  翼亭贼军大营中,因为匆忙撤退,原本就缺乏粮草的白波军晚上还没吃一口饭,到了天黑之后,到处都是叫苦之声。

  中军帐中,杨奉与徐晃默然对坐,望着一团篝火吞咽唾沫,原本打算到秋收之后收割稷山的庄稼,没想到刘和偏偏来了河东,打断了全盘计划。

  良久之后,徐晃终于抬起头,干涩的嘴唇微微动了一下,沙哑着嗓子无奈道:“老大,刘和是汉室宗亲,刘虞在幽州宽政爱民,他既然有心招纳,我们……”

  “不必再说了!”杨奉一摆手打断了徐晃,沉声道:“我们在白波谷起兵,忘了昔日的誓言吗?郭太让我们饮下歃血符水,背盟是要遭到天罚的。”

  徐晃浓眉紧皱,叹道:“吾等起兵,是被官府所逼,恨董卓欺压百姓,如今刘和首倡义兵,讨伐董卓,深孚众望!西凉军尚非其对手,更何况我军粮尽,如何与之为敌?”

  杨奉猛地站起来,怒吼道:“公明,你不要忘了,一旦起事,便终身为贼,开弓没有回头箭,不杀光那些赃官,我们永无出头之日。”

  徐晃深深皱眉,抬头问道:“听闻刘和在幽州招降纳叛,连鲜卑异族尚能容纳,更何况我等?我看那郭太贪而无谋,只是蛊惑人心,为图私利,昔日他能背弃张牛角逃走,今后也会弃我等不顾。”

  “不必再说了!”杨奉脖子里青筋冒起,打断了徐晃,将那封书掏出来扔进火中,挥手道:“你先回营中,今夜小心防守,明日我们先退回白波谷,与郭太再商议不迟。”

  徐晃无奈,看着燃尽的书信,心中叹息,黯然退出帐外。

  夜风渐凉,月华如水,徐晃仰天长叹走回帐中,想着白日一战,刘和部下那员武将十分厉害,竟非关羽、张飞,果然猛将极多,脚步不觉又沉重了几分。

  来到帐内,正准备穿戴盔甲去巡营,却见那烧火的小卒忽然走过来,躬身抱拳道:“公明本为朝廷之臣,如何附贼作乱?即便深恨董卓,亦当另寻明主报仇,万不可一失足成千古恨!”

  仓啷啷——

  徐晃大惊,一把便将宝剑抽出,按在了那人的脖子上,沉声道:“你是何人?”

  那人微微抬头,火光下半边脸十分冷静,淡笑道:“救英雄出水火之人。”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